巴氏殺菌又叫做巴氏消毒,是法國生物學家路易斯巴德特 1862年發(fā)明的滅殺食物中的病菌。
巴氏殺菌鮮蛋液用于現(xiàn)代許多工業(yè)食品中,可以用于面條、餅干、蛋糕、冰淇淋、甜品、蛋黃醬以及煎蛋等產(chǎn)品當中。傳統(tǒng)巴氏消毒鮮
蛋液保存時間較短,而且需要低溫保存,對保存條件要求也很嚴格,在1-4度儲存條件下,一般可以保存6-7天,夏天天氣炎熱,因為交通的不便,儲存運輸過程可能會發(fā)生變質(zhì),因此有了保鮮方法。
巴氏殺菌蛋液的制備方法,通過在雞蛋液中加入乳酸鏈球菌素后,對雞蛋液進行巴氏消毒,然后通入二氧化碳的的步驟生產(chǎn)一種保質(zhì)期比傳統(tǒng)巴氏殺菌蛋液長的蛋液制品。蛋液不耐熱,高溫條件下,蛋白質(zhì)會變性,使用巴氏殺菌法是蛋液殺菌的一種通用做法,在63~65℃溫度下持續(xù)5~6分鐘,可消滅所有的致病菌、酵母菌、霉菌和絕大部分其它細菌,而且不損害蛋液中的營養(yǎng)成分,但并不能達到滅菌的程度,還會保留其他一些微生物和細菌的芽孢,因此這種蛋制品從離開生產(chǎn)線,到運輸、銷售、存儲等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,都要求在4℃左右的環(huán)境中冷藏,防止里面的微生物“活躍”起來。
巴氏殺菌蛋液的制備方法:收集新
鮮雞蛋液,向其加入乳酸鏈球菌素水懸液,使乳酸鏈球菌素的濃度達到0.1~0.5g/kg;對加入乳酸鏈球菌素的蛋液進行巴氏殺菌,加熱溫度為63~65℃,時間為5~6分鐘,然后迅速冷卻至1~4℃;將所述巴氏殺菌后的蛋液在0~4℃的溫度下通入二氧化碳,使二氧化碳的濃度達到10~45mmol/L,無菌包裝,0~4℃儲存。通過本方法制得的巴氏殺菌蛋液在1~4℃的儲存條件下可以保存15~25天,在25℃的條件下可以保存6~10天,其保質(zhì)期要比傳統(tǒng)的巴氏殺菌蛋液要長。